结构性存款的特点
收益结构
结构性存款是一种特殊的存款产品。它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收益,通常基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另一部分是与金融衍生品挂钩的浮动收益。预期最高收益率超5%是比较吸引投资者的一个卖点。
风险与收益关系
虽然有较高的预期最高收益率,但它并非是无风险的。其收益的实现取决于所挂钩的标的资产(如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的表现。如果挂钩标的的走势符合预期的理想情况,投资者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达到或接近最高预期收益率。然而,如果挂钩标的走势不利,投资者可能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甚至仅仅是本金和微薄的固定收益部分。
银行力推的原因
吸储竞争压力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银行面临着来自多种金融机构(如货币基金、互联网金融产品等)的吸储竞争压力。推出预期收益较高的结构性存款,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将资金存入银行,增加银行的存款规模。存款规模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它是银行开展其他业务(如贷款业务)的基础,有助于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需求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一些风险偏好适中,既想要比普通定期存款更高收益,又不愿意承担像股票投资那样高风险的客户来说,结构性存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银行通过提供结构性存款产品,可以扩大客户群体,满足不同客户的理财需求。
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了解产品结构
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存款前,应该充分了解产品的结构,包括挂钩的标的资产是什么、收益计算方式、产品期限等。例如,如果是挂钩汇率的结构性存款,投资者需要对汇率市场的基本情况和波动趋势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评估投资风险。
看清风险提示
银行在销售结构性存款时,会有风险提示。投资者不能只被高预期收益率吸引,而忽视了风险提示内容。要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低收益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