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谈难谈和的症结主要在于双方核心利益相悖、缺乏互信,同时还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及以色列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核心利益分歧:美国认为伊朗核计划旨在研发核武器,要求伊朗停止一切与核计划相关的研发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让伊朗完全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可能性。而伊朗坚称其核计划具有民用属性,有权和平利用核能,并将该权利视为本国主权和尊严的体现,不愿完全放弃核能力。战略互信缺失:美国担心允许伊朗保留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并解除制裁,会使伊朗对其及盟友构成威胁。伊朗则因美国多次违背承诺,认为以放弃核能力换取美国解除制裁,最终可能遭到美国再次背叛。这种相互不信任使得双方在核心议题上难以妥协,不断消解谈判的意愿与基础。美国“以压促谈”政策:特朗普政府虽有谈判意愿,但未改变“以压促谈”手段,持续对伊朗实施极限制裁。这种一边谈判一边施压的做法,让伊朗难以感受到美国的诚意,导致伊朗对谈判的态度从谨慎乐观转向消极应对。双方国内政治因素影响:美国国内对伊朗抱有深刻敌意,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外交策略的调整有很大局限性,即使特朗普希望缓和与伊朗关系,也会面临强大的国内反对压力。伊朗政治高层在与美国接触及缓和相关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内部存在分歧,保守务实派基于长期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对美国持谨慎态度,难以轻易做出妥协。以色列因素干扰:以色列对美国中东政策有较大影响力,其奉行“核模糊”政策且被普遍认为拥核,但却对伊朗的核计划持强硬反对态度,甚至表露出对伊朗直接动武的迹象。以色列会借助某些事件加大渲染“伊朗威胁”,促使美国对伊朗采取更强硬政策,这也给美伊核谈增添了阻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