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上半年承压,2025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9-29 14: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业绩拐点研判:从上半年承压到Q3复苏动能解析# 一、上半年经济承压的核心特征与成因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韧性复苏与结构性挑战并存"的格局,中国经济在内外多重压力下展现出差异化表现。从核心指标看,制造业PMI持续在荣枯线附近徘徊,1-8月均值为49.6,其中二季度三个月分别为49.0、49.5和49.7,显示实体经济仍在寻底过程中。这种承压态势主要源于三大矛盾:外需收缩与贸易结构分化构成首要压力。8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4.4%,为近6个月新低,对美出口大幅下降33.1%成为主要拖累。美国19.5%的关税税率(1933年以来最高)导致"抢出口"效应消退,但结构性亮点依然突出——集成电路出口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8月同比激增32.8%,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增长17.3%,反映高端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提升。内需修复不均衡的问题持续显现。消费市场呈现"政策驱动型增长"特征,二季度家用电器消费增长指数达4.36,其中大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87.1%,主要依赖"节能焕新季"等政策刺激。而房地产相关产业链仍处调整期,尽管家居家装跻身消费增长前十品类,但房产置业话题热度虽有回升却未转化为实质性消费动能,显示内需自发增长动力不足。成本传导机制受阻加剧企业盈利压力。中国供应链产业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销售成本率高达94.67%,较2024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输入价格接近疫情以来高点,但企业因需求疲弱难以转嫁成本,这种"成本-价格"剪刀差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传导压力,中国制造业企业同样面临毛利率压缩困境。# 二、Q3业绩拐点的四大驱动因素进入三季度,多重积极信号开始集聚,形成推动业绩回升的复合动能。根据经合组织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2%,新兴市场经济体和AI投资热潮成为主要支撑,这种改善正在通过以下渠道传导至中国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形成明确支撑。二季度"以旧换新+政府补贴"政策已推动家用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87.1%,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进入三季度,政策工具箱进一步丰富,医疗健康领域的补贴政策使保健器械销售额激增87.4%,客单价下降26%,普惠化趋势加速需求释放。预计下半年还将有针对高端制造和消费服务的定向支持措施落地。消费结构升级呈现结构性爆发。值得买研究院数据显示,二季度消费市场呈现"从泛娱乐化向专业化转型"的显著特征,旅游出行话题热度同比激增871%,电子游戏增长431%,这种消费情绪的积累正在转化为实质需求。暑期消费旺季与跨境免签政策叠加,推动"特种兵旅行""沉浸式度假"等新业态爆发,预计三季度旅游及相关消费将带动服务业PMI回升至51以上区间。全球供应链重构带来增量机遇。尽管对美出口下滑,但中国外贸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8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2.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接近50%。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领域的信心持续增强,近60%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计划未来5年增加中国资产配置,这种资本流入将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流动性支撑。基数效应与预期改善形成共振。从历史数据看,2024年三季度是消费淡季,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下降7.7%,其中8月降幅达12%。2025年二季度消费数据已显示回暖迹象,医疗健康、电脑数码等品类增速均超3.5,叠加金价企稳(774.6元/克均值)带来的珠宝消费反弹预期,低基数效应将放大三季度增长幅度。# 三、不同行业的拐点特征与风险提示各行业在Q3将呈现差异化的复苏节奏,需结合自身基本面和外部环境综合判断:高景气赛道有望延续强势表现。电子游戏行业在现象级新游与经典IP重制推动下,二季度UGC增速达79.7%,社区生态持续繁荣,预计三季度将通过付费内容变现实现业绩突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受益于全球算力需求爆发,集成电路、AI服务器等产业链环节已显现量价齐升态势,业绩确定性较高。政策敏感型行业存在超预期可能。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在补贴政策延续的背景下,三季度有望维持高增长。值得注意的是,4K投影、全景声音响等高端设备价格下探推动电脑数码品类增长3.85,这种"技术普惠"趋势将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风险因素仍可能延缓复苏进程。美国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对东盟转口贸易的限制可能影响四季度出口数据。劳动力市场疲弱导致的收入预期下行,可能制约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此外,供应链成本率高企(94.67%)若无法缓解,将削弱企业盈利改善的幅度。# 四、结论:Q3拐点确立但复苏斜率温和综合来看,2025年三季度业绩拐点的逻辑已基本成立,但复苏强度将呈现"结构性分化、温和回升"的特征。制造业PMI预计回升至50.8,略高于荣枯线,非制造业PMI有望突破51关口,形成"制造业筑底、服务业领涨"的格局。对于投资者而言,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政策持续加码的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板块;二是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半导体、数据中心产业链;三是具有低基数效应的旅游、珠宝等可选消费领域。但需警惕关税政策变动、成本传导不畅等潜在风险,合理把握业绩修复的节奏与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10 07:19 , Processed in 0.4248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