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除了黄金没有人想要美元储备的原因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0-4 03: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除了黄金没有人想要美元储备”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美元仍是全球核心储备货币,截至2024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达58.36%(IMF数据),远超欧元(19.77%)、日元(5.51%)等其他货币。但近年来,部分国家确实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背后是多重经济、政治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逻辑可归结为“美元储备的风险上升”与“替代选项的可行性增强”两大维度。 一、美元储备的核心风险:从“安全资产”到“风险来源”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本质上依赖于美国的经济实力、信用体系和军事影响力。但近年来,美国的政策选择不断侵蚀这种“信任基础”,让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面临多重风险:# 1. 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伤害”:储备资产价值不稳定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使得美国的国内货币政策(如加息、降息、量化宽松)会直接影响全球美元资产的价格和流动性,形成“美国感冒,全球吃药”的格局:加息周期的资本外流压力:2022年美联储为抑制通胀启动激进加息,导致美元汇率大幅走强,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美元债务负担激增(偿还同一笔美元债需要更多本币),同时资本大规模外流,外汇储备被快速消耗(如斯里兰卡、阿根廷等国的债务危机)。对于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而言,虽然美元资产(如美债)短期收益率上升,但本国经济的稳定风险远大于收益。量化宽松的“稀释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后,美联储推出多轮量化宽松(QE),大规模印钞购买资产,导致美元供应量激增。从长期看,这会稀释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相当于资产被“隐性贬值”(例如,2020-2022年美国CPI涨幅一度超过9%,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大幅缩水)。# 2. 美元作为“政治工具”的滥用:储备资产的“冻结风险”美国频繁将美元结算体系(如SWIFT)和美元储备资产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打破了“储备货币应保持中立性”的潜规则,让其他国家意识到“美元储备可能随时被剥夺”:制裁案例的警示:2022年俄乌冲突后,美国联合盟友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俄罗斯外汇储备的40%以上),并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体系之外。这一行为彻底颠覆了“外汇储备是国家‘安全资产’”的认知——即使是合法持有的美元资产,也可能因美国的政治决策被冻结,丧失流动性。“去美元化”的防御逻辑:对于与美国存在地缘政治分歧的国家(如伊朗、委内瑞拉),或担心被“连带制裁”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减少美元储备占比,本质上是一种“风险对冲”——避免因美国的政治决策导致国家资产被扣押,保障经济主权。# 3. 美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弱化”: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动摇美元的地位最终依赖于美国的经济实力,但近年来美国的经济短板逐渐凸显:巨额债务与财政赤字:截至2024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3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30%,且每年财政赤字均在1万亿美元以上。长期来看,债务的持续膨胀可能削弱市场对美元的信心(担心美国通过“债务货币化”稀释债务,或出现债务违约风险)。产业空心化与贸易逆差:美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2023年贸易逆差达9450亿美元),制造业占GDP比重仅11%左右,经济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传统上,美元的“信心”部分来自美国的工业实力和出口竞争力,但当前这种“实体经济支撑”正在弱化。 二、替代选项的可行性增强:不止黄金,还有多元储备“减少美元依赖”并非只能选择黄金,近年来全球储备结构的调整呈现“多元化”趋势,黄金只是其中的重要选项之一,其他替代方案的可行性也在提升:# 1. 黄金:“终极避险资产”的不可替代性黄金成为储备选择的核心原因,是其“非主权属性”——不依赖任何国家的信用,不会因某国的政策决策被冻结或贬值,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货币信用危机的“终极保障”: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2023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达1136吨,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达3.68万吨,中国、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是主要增持方。例如,中国央行已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占比从2015年的1.6%提升至2024年的4.3%。黄金的“对冲功能”:当美元贬值、地缘冲突升级或通胀高企时,黄金价格往往会上涨(如2022年俄乌冲突后,国际金价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能有效对冲美元资产的风险,因此成为储备结构中的“压舱石”。# 2. 其他主权货币:欧元、人民币等的补充作用虽然没有任何货币能完全替代美元,但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等货币在特定区域或领域可分担储备功能:欧元:作为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在欧盟内部及与欧盟有紧密贸易往来的国家(如中东欧、非洲)中,是重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其占比稳定在20%左右,主要依赖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占全球GDP约14%)和统一货币政策。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占全球GDP约18%)和贸易地位(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提升,人民币在储备中的占比从2016年的1.08%提升至2024年的2.88%,尤其在与中国有能源、贸易合作的国家(如俄罗斯、沙特、巴西)中,人民币结算和储备的需求显著增加(例如,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超过40%)。# 3. 双边货币互换与“去SWIFT”体系:绕开美元结算的新路径部分国家不仅在“储备端”减少美元,还在“结算端”绕开美元,从根源上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这也间接减少了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国已与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俄罗斯与印度、土耳其等国也推动本币结算,例如俄印贸易中卢比和卢布结算占比从2021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45%。区域结算体系:俄罗斯推出“SPFS”(金融信息传输系统)替代SWIFT,中国推出“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截至2024年CIPS参与者已超过1300家,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体系的完善让非美元结算更便捷,进而减少对美元储备的需求。 三、总结:并非“没人要美元”,而是“不再只依赖美元”本质上,“减少美元储备”不是否定美元的价值,而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 美国的政策将美元从“全球公共产品”异化为“政治工具”,同时自身经济基本面弱化,导致美元的“信任溢价”下降;-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崛起、替代货币和结算体系的完善,让“多元化储备”具备了可行性;- 黄金因“非主权属性”成为风险对冲的核心选择,但并非唯一选择——欧元、人民币、双边本币结算等共同构成了“去美元化”的多元路径。未来,美元仍将是全球核心储备货币,但“单极货币体系”将逐渐向“多极储备体系”演变,这是全球经济多极化的必然伴随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2 10:52 , Processed in 0.0838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