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三季度盈利增近七成 牛散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全球最大稀土企业北方稀土在三季度交出亮眼成绩单,主要产品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大幅增长,而知名“牛散”王斌的悄然进场则为市场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10月27日晚,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111)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25亿元,同比增长3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69.48%,基本每股收益0.1688元。
整体来看,北方稀土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2.92亿元,同比增长4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0.27%;扣非净利润13.62亿元,同比增长412.02%。
01 业绩猛增
三季报数据显示,北方稀土经营业绩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单季度看,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69.48%。
从前三季度整体看,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280.27%,这一增速在稀土行业中表现突出。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要产品销量与价格的双重提升。
稀土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改善,推动稀土产品价格稳步上涨,直接促进了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02 产销两旺
北方稀土在三季报中详细披露了主要产品的产销量数据,多项指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产量约2.2万吨,同比增长93.45%;销量约3.0万吨,同比增长21.20%。
稀土金属产量3.6万吨,同比增长26.67%;销量3.4万吨,同比增长23.50%。
稀土功能材料同样表现亮眼,其中磁性材料产销量均超过5.4万吨,同比增长约21%;抛光材料产销量分别为24646吨和24101吨,同比增长均超20%。
唯一出现下滑的是储氢材料,产销量分别为1500吨和1514吨,同比分别减少5.24%和1.86%。
03 价格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同时发布公告,宣布上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
调整后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26205元/吨,环比上涨37.13%,涨幅创下近年来新高。
这一价格调整反映了稀土市场供需格局的持续改善。
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今年7月至8月,稀土价格指数出现一轮明显上行,并在8月中旬创下233点的年内新高,较2024年末上涨近43%。
稀土价格的稳步上涨为企业盈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04 资本青睐
随着业绩大幅改善,北方稀土在资本市场也获得更多关注。
截至第三季度末,知名“牛散”王斌新进成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东,持有299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的0.83%。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持仓出现分化。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和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大幅增持,增持比例分别为111.32%和108.42%。
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则减持42.06%,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等指数基金也有不同幅度减持。
从市场表现看,北方稀土第三季度股价累计上涨1.14倍,表现出色。
05 产业布局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北方稀土正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巩固自身规模优势。
公司新一代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开工建设有序推进。
子公司北方中鑫安泰新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的8000吨稀土金属及合金项目工程进度已完成约75%。
此外,公司与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北方金龙(包头)稀土有限公司,正有序开展5000吨稀土分离项目前期工作。
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北方稀土在稀土全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06 创新驱动
在研发创新方面,北方稀土也在持续加大投入。
公司加快中试线建设,稀土新型助剂及稀土阻燃涂料等多个中试线已建成并带料调试运行。
今年以来,公司已实现科研成果转化9项,包含5项新产品和4项新技术。
同时,公司攻克了2项核心技术——新型高效节能电解槽及智能冶炼集成技术和混合稀土精矿分解及烟气资源化利用核心技术。
公司还开发了氢能两轮车、微型盘式电机等8项新产品,以及稀土金属电解过程自动化控制与应用等5项新工艺。
这些创新成果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稀土精矿价格调整创下近年新高,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稳步推进,稀土新型助剂等多个中试线建成运行——北方稀土正在从传统的资源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
随着全球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这一“工业维生素”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北方稀土的行业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