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期货单日大涨近850元,资金涌入2.05亿元!
国内期货市场绿肥红瘦之际,多晶硅期货逆势走强,成为10月28日最引人瞩目的品种之一。
10月28日,国内期市多数品种收跌,沪金、沪银分别重挫超4%和3%。
然而多晶硅期货却逆势收涨,主力合约收盘上涨1.58%,报54355元/吨,当日资金净流入高达2.05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01 盘面表现
周一早盘开盘,多晶硅期货便展现出强势上涨态势。
9点06分,主力合约涨幅迅速扩大至2%,最高报54630元/吨。
尽管随后涨幅有所收窄,但全天仍保持高位运行,最终收盘5435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45元。
当日多晶硅期货交投活跃,成交20.82万手,对应成交额341.02亿元,持仓量增加9055手至11.49万手,市场参与度显著提升。
02 现货市场
与期货市场热情形成对比,现货市场整体表现平稳。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10月28日P型多晶硅价格指数均价为44元/千克,与上一交易日持平;N型复投料价格也稳定在52.98元/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级多晶硅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上涨0.10美元/千克至27.85美元/千克,而海外光伏级多晶硅价格则保持稳定。
光大期货分析指出,当前多晶硅N型复投硅料价格已涨至52500元/吨,最低交割品硅料价格也在52500元/吨,现货升水收至310元/吨。
03 产业链动态
多晶硅此番上涨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动态密切相关。
南华期货观点显示,由于行业协会配额安排,11月后硅片减产已基本确定,导致周内硅片排产大幅提升。
当前的高产出更倾向于企业配额前的集中抢产阶段,并不能确认为需求实际改善信号。
光大期货进一步指出,10月尾周或成为产业抢产冲刺阶段,这种集中备货型回暖不具有持续力。
然而,由于当前下游采购首度超过上游产出,短期对多晶硅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04 资金动向
资金面对多晶硅的青睐显而易见。
截至10月28日下午收盘,多晶硅期货资金整体流入2.05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该品种的看好。
与此同时,工业硅与多晶硅走势出现分化。
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收于8965元/吨,涨幅仅0.50%,明显弱于多晶硅。
西南地区减产在即,硅厂持货挺价,硅煤及电价成本上行,工业硅运行重心向上抬升,但幅度有限。
05 市场展望
对于后市,机构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产业排产和行业收储动态。
短期来看,光伏产业链的抢产冲刺行为可能继续为多晶硅价格提供支撑,但这种集中备货带来的回暖缺乏持续性。
中长期而言,多晶硅价格走势将取决于终端需求的实质改善情况,以及供应链各环节的产能调整状况。
随着11月硅片减产配额的实施,多晶硅需求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随着11月硅片减产配额即将实施,多晶硅市场短期狂欢与长期隐忧并存。
期货市场的乐观情绪与现货市场的平稳表现形成微妙对比,未来走势将取决于终端需求的实质改善与供应链各环节的产能调整。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产业排产和行业收储动态,把握市场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