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跌破4000美元/盎司,“短期不再是明智之选”?
国际金价在跌破4000美元心理关口后,市场弥漫着谨慎气氛。
现货黄金价格在10月27日跌超3%,跌破4000美元/盎司关口,最低探至3971.38美元,为今年7月以来首次失守这一关键点位。
仅仅在数周前的10月20日,金价还曾攀升至每盎司4381.21美元的历史高位。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与此前持续的上涨形成鲜明对比,导致市场情绪发生显著转变。申万宏源研究在10月24日发布的报告中直言不讳:“短期内,黄金已不再是明智之选。”
01 价格轨迹
金价走势如同坐过山车,在10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后便急转直下。
黄金在短短几个月内从每盎司3300美元附近一路飙升至超过4000美元,并在10月20日达到4381.21美元的峰值。
然而,市场的狂欢转瞬即逝。10月2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下跌约2.9%,报收于4019.70美元。
跌势并未停止,28日盘中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再度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02 下跌背后
此次金价下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市场心理的变化,也有宏观环境的转变。
避险需求减弱是导致金价承压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对国际经贸关系缓和的预期本周有所增强,这种乐观情绪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美元和国债收益率的表现也在“拖后腿”。近期美元指数在106以上的高位徘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4.5%左右,使得不产生利息的黄金吸引力下降。
此外,前期大幅上涨后的获利了结压力也不容忽视。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涨幅仍超过50%,前期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获利回吐操作增加。
花旗集团市场分析师认为,市场对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以及美国政府“停摆”局面可能结束的预期,或在未来几天至几周内对金价构成下行压力。
03 机构分歧
面对金价下跌,市场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歧,主要分为“看空派”和“谨慎看涨派”。
看空机构认为黄金调整尚未结束。花旗银行已下调了黄金短期价格目标,将0至3个月黄金价格预测从每盎司4000美元下调至3800美元。
凯投宏观更是对黄金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黄金失守4000美元只是开始,到明年年底,金价可能还要跌10%以上,目标看向3600美元/盎司。
然而,看好黄金长期表现的机构仍不在少数。汇丰银行在报告中指出,支撑黄金长期上涨的逻辑没破,美国36万亿美元的债务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瑞银也认为,现在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预期有点“太乐观”了,等待美国经济数据走弱,美联储可能会降息,到时候黄金反而会涨。
04 投资策略
在黄金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投资者应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根据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对于配置型资金而言,申万宏源建议应等待3800~3900美元/盎司区域逢低布局,而交易型资金则应待波动率回落至低位后再入场。
普通投资者需要记住三条“保命线”:别想着“精准抄底”,因为金价波动剧烈,难以预测真正底部;别加杠杆买黄金,避免放大亏损;别把所有钱都砸进黄金,保持资产配置的分散性。
机构人士建议,投资者仍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需求进行选择,可将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维持在10%-20%之间。
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实物黄金,且不着急出售,则不必因短期价格波动而恐慌,因为实物黄金本来就是长期持有的保值资产。
05 未来展望
黄金的长期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市场正在密切关注各方面的信号和指标。
技术面上,金价短线已跌破4000美元心理关口,空头动能逐步增强。若金价持续承压并跌破3950美元支撑,则可能引发进一步抛压,目标指向3900美元。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将成为影响金价的关键因素。如果降息节奏加快,金价或重新获得动能;反之,若美联储释放“暂缓宽松”的信号,金价或再度考验3800美元支撑。
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分析师约翰·里德指出,各经济体央行的黄金需求已不如之前强劲,而更深度的市场调整或许能为专业交易商提供一些喘息空间。
尽管近期出现回调,但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仍然是国际金价的主要支撑因素,且这一因素依然存在。
金价未来的走势图景已然分化:看空者如凯投宏观认为金价可能继续下探至3600美元;而看多者如汇丰银行则展望2026年金价有望挑战5000美元大关。
市场总是在贪婪与恐惧之间摇摆。花旗集团将3个月内黄金目标价下调至3800美元,而3900美元水平则被视为检验这轮黄金牛市能否继续的关键支撑。
黄金市场永远不缺少故事,缺少的是始终坚定的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