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新纪元:绿幕正在被一块LED屏淘汰
抬头望向横店影视棚里225度的弧形LED巨屏,演员在圆形转台上表演,整个金龙殿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除了几件小道具,一切都是数字化的幻象。
“以前拍绿幕,演员全靠信念感进行无实物表演,光影对不对?氛围到位没?全得等后期特效做出来才知道,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位在横店探班的记者这样描述传统绿幕拍摄的局限。
2019年《曼达洛人》的上映成为了虚拟拍摄技术的转折点,这部超过一半场景在LED屏前拍摄的电视剧,让全球影视业真正坐不住了。
随后,迪士尼、华纳兄弟、Netflix等巨头纷纷斥资建设自己的虚拟拍摄影棚。而在国内,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平台也相继加入了这场技术革命。
01 技术革新:从绿幕到LED屏的进化
在传统绿幕拍摄中,演员常常面对一片绿色虚空,只能依靠想象力表演。而虚拟拍摄技术通过LED显示屏呈现逼真场景,为演员提供了沉浸式的表演环境。
虚拟拍摄的核心技术在于三大创新:LED屏幕作为显示载体、摄像机传感器追踪定位、实时渲染引擎动态调整画面。
爱奇艺在横店的虚拟拍摄影棚中,一块225度的弧形LED屏与圆形电动转台构成了主要拍摄区域。
每台摄像机上都装有传感器,能够实时定位摄像机的动态位置。
渲染器则根据摄像机位的变动,实时渲染对应的背景画面并在LED屏幕上显示。当摄像机向前推进,屏幕里的柱子会相应变大;摄像机向左移动,则能看到柱子的侧面。
这种技术解决了传统静态背景拍摄时的透视穿帮问题。
02 行业应用:从好莱坞到国内影视工场
《曼达洛人》之后,虚拟拍摄技术在《雷神4》、《新蝙蝠侠》等好莱坞大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迪士尼更在洛杉矶、伦敦等地建设了多个虚拟拍摄影棚。
国内影视行业同样迅速跟进。爱奇艺将虚拟制作基地从河北大厂迁至横店,腾讯互娱建造了占地3000平米的LED虚拟影棚。
优酷则在周庄数字梦工厂设立了帧享数字影棚。
去年爆火的《繁花》中,部分后期采访场景就与上海烧糖文化合作,采用了虚拟拍摄技术。
虚拟拍摄上游的LED屏供应商洲明科技产品热销,足以见证这项技术的普及速度。
03 优势凸显:虚拟拍摄如何重塑影视制作
与传统绿幕相比,LED虚拟拍摄最大的优势就是 “所见即所得”。
导演和创作团队能即时预览拍摄效果,无需等到拍摄结束。
《魅影神捕》的制片人原昕表示,虚拟拍摄大大压缩了传统递进确认式的工作流程。
“以前是剧本确认、导演指向、美术甄选、主创确认,一环等一环,现在这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citation:1。”
虚拟拍摄还将后期创意提前到前期执行,带来了无法用数字量化的拍摄快感。
对于演员来说,沉浸式场景使他们能更加生动自然地演出,不再需要面对无限的绿色虚空进行无实物表演。
04 挑战与局限:虚拟拍摄的普及门槛
尽管前景广阔,虚拟拍摄技术在国内尚未大面积铺开。目前主要应用于古装剧、玄幻剧,现实题材使用相对较少。
已采用这项技术的剧组,也多是各大平台的自制、定制或合作紧密的项目。
价格是制约普及的重要因素。以爱奇艺为例,其虚拟拍摄影棚在今年降价前,日租价格高达16万元。
按30天拍摄周期计算,仅虚拟拍摄部分就需要投入近500万元。
六月价格大幅下调至3.5万元一天后,中腰部剧组明显增多。
此外,大多数中腰部及以下剧组对这的全新工作流还比较陌生,尚未形成必须使用这项技术的共识。
05 未来展望:影视制作的技术融合之路
随着价格门槛的降低,虚拟拍摄技术正逐渐向中腰部剧组普及。
爱奇艺虚拟拍摄影棚降价后,合作的中腰部剧组明显增多。
与此同时,生成式AI正被用于辅助生成轻量化场景,与虚拟拍摄形成技术互补。
据《2025年中国影视新技术发展报告》指出,AI将深度嵌入创意构思、剧本生成、分镜设计等全链条,以 “全链条渗透”方式重塑影视产业生态。
裸眼3D、全息投影、三维声等前沿技术也将推动视听体验的革命性升级。
在电影修复领域,AI智能算法已有效解决了传统修复流程中的对比度损失等问题,实现了自动去噪等功能,让老电影焕发新生。
虚拟拍摄技术的价值核心并非降本,而是提效。它把剧组从繁琐的工业流程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把更多重心放在真正需要花时间的事情上:打磨剧本、磨炼演技,去讲一个好故事。
在爱奇艺横店虚拟影棚,导演郑伟文站在LED屏前,观察着摄像机内的画面。他感叹道:“所见即所得,这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