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首次扩容!南向通ETF新增6只产品
沪深交易所宣布“南向ETF通”扩容名单,ETF数量增加6只,自2025年11月10日起生效。
10月31日,沪深交易所宣布了“南向ETF通”的最新扩容名单,这是2025年内的首次扩容,也是南向ETF通自2022年7月启动以来的第五次扩容。
经过此次优化扩容后,南向通ETF产品的数量将从现有的17只增加到23只。
此次扩容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引入了包含非港股资产的ETF,使得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渠道能够直接投资涵盖美股等全球资产的ETF产品。
01 扩容概况
“南向ETF通”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香港上市的合资格ETF。
本次扩容是2025年内的首次扩容,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
此次共调入6只产品,分别为:工银南方中国、南方恒生生科、招商恒生科技、南方港股通、南方东西精选、南方港美科技。
所有新增ETF将于2025年11月10日起正式生效。
02 突破性创新
本次扩容突破了以往仅含港股ETF的限制,首次将包含非港股资产的ETF纳入南向通范围。
这一突破得益于2024年7月ETF通纳入资格准则的优化,将ETF成分证券中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占比从不得低于90%降至不得低于60%,同时将港股通股票权重的最低要求统一降至不低于60%。
南方东英富时东西股票精选ETF涵盖在港交所上市的高股息股票以及在美国股市上市的优质大型市值股票。
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则追踪港股及美股顶尖科技公司,包括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和纳斯达克上市的“美股七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 Platforms、微软、英伟达及特斯拉。
这两只产品跟踪的指数在每次调整时,均维持港交所上市证券与美国股票市场上市证券之间的分配,权重上限分别为65%和35%。
03 市场表现与发展历程
自2022年7月“ETF通”启动以来,香港及内地ETF互联互通交投持续火热。
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三季度末,南向ETF通日均成交额突破42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128%。
截至2025年8月底,香港市场日均交易量达2480亿港元,南向通日均交易量12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4倍。其中,ETF日均交易量91亿港元,为互联互通开放以来最高水平。
回顾发展历程,ETF通最初于2022年7月4日启动,首批合资格产品共87只,包括沪深股通ETF累计83只,港股通ETF共4只。
南向港股通ETF过去3年多经历了五次产品扩容,上一次是2024年7月,五次累计新增13只产品。
04 投资者价值与优势
南向ETF通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全球化资产配置渠道。
投资者无需开立海外账户,即可通过熟悉的港股通机制,低门槛布局香港及全球核心资产,有效满足分散投资风险的需求。
在交易机制方面,南向ETF通也具有明显优势:港股交易时段更长,便于投资者在A股收盘后及时响应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支持T+0交易提高资金效率,且无涨跌幅限制;使用港股通额度,交易额度相当充裕;得益于成熟的做市商制度,溢价率较低。
此次纳入的含美股资产ETF让投资者能借港股通布局全球科技巨头和高股息股票,实现真正的多元化配置。
05 未来展望
此次扩容进一步丰富了沪深港通投资者的产品选择,方便投资者以更高效的方式在香港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
有公募人士分析,首次纳入的含美股资产ETF让投资者能借港股通低门槛布局全球核心资产,满足分散风险需求,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与生态完善。
随着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南向ETF通未来在产品数量、结构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港交所市场主管余学勤此前曾介绍的数据表明,南向通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对多元化投资渠道的迫切需求。
展望未来,南向ETF通的持续扩容不仅丰富了投资选择,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
随着更多创新ETF产品的纳入,内地投资者将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全球资产配置体验,跨境投资生态也将日益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