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共振拉高动力煤价,煤炭行业第三季度业绩回暖
北方港口货轮穿梭,堆场里的煤炭正装车发往各地电厂,持续上涨的煤价让整个行业焕发新生。
煤炭市场在2025年第三季度迎来转折点。
随着国家层面推动“查超产”政策力度加大,煤炭供给端明显收紧,而同期高温天气和提前到来的供暖季则推高了电力需求,动力煤价格从7月开始持续反弹。
截至10月31日,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现货价已涨至770元/吨,7月以来累计涨幅达23.99%。供需共振下,煤炭企业第三季度业绩显著改善,37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9.42亿元,环比增长22.83%,超六成企业业绩报喜。
01 政策发力:供给收缩主导市场变化
三季度煤炭供给格局发生重要转变,政策干预成为最关键变量。
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正式开始对煤炭行业进行“查超产”。
这一政策效果立竿见影,晋陕蒙等主产区相继出台配套措施,直接抑制了此前普遍存在的超产行为。
数据表明,政策影响深远:7、8、9月全国原煤产量单月同比分别下降3.8%、3.2%、1.8%,这是自2024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负增长。
供给端的收缩不仅来自政策管控,也受到自然因素影响。
三季度晋陕蒙主产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露天矿多次因地质风险暂停产销,井工矿则面临顶板管理难度加大、运输道路中断等问题。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国内动力煤产量同比转降。
与此同时,进口煤虽然9月份环比增长10%,达到3407万吨,创年内单月新高,但1-9月累计进口动力煤2.51亿吨,仍同比下降5%,难以完全弥补国内供给缺口。
02 需求共振:电力与非电行业分化明显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明显,但电力与非电行业呈现截然不同的走势。
电力行业表现强劲,成为煤炭需求的主要推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特别是7、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全国多地遭遇持续性高温,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方地区集中供暖逐步开启,供热用煤和民用煤需求明显增加。
今年10月17日至22日,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持续扩散南下,快速推动华北多地提前进入冬季,陕西、宁夏、河北等地部分地区提前供暖,推高供暖与电力负荷。
相比之下,非电行业则受成本挤压需求疲软。三季度动力煤价格持续上行推高用能成本,据Mysteel化工数据显示,三季度煤制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降至97.4%,较二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
建材行业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水泥、玻璃等产品产量增速放缓,煤炭消费需求也随之承压。
这种电力强、非电弱的需求格局,塑造了三季度煤炭市场的独特面貌。
03 价格走势:从阶梯式上涨到高位震荡
在供需基本面改善的推动下,动力煤价格在三季度走出“阶梯式上涨”行情。
以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为例,其价格从二季度末的619元/吨涨至三季度末的705元/吨,并在10月24日进一步突破至769元/吨。
不同热值的动力煤价格呈现普涨态势。截至10月31日,秦皇岛港口Q4500、Q5000动力煤现货价分别收报588元/吨、678元/吨,7月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1.24%、23.27%。
价格上涨的核心支撑在于北方港口持续去库。截至9月26日,环渤海港合计库存降至2397万吨,较年内高点减少1028万吨,港口煤价底部支撑显著增强。
炼焦煤市场同样表现强劲。华北炼焦煤价格最新达到1581.25元/吨,较9月中旬累计上涨12.44%,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Q3均价上涨至1562元/吨,环比增长19%。
04 业绩改善:行业盈利环比大幅回升
煤价回升直接助推了煤炭企业业绩的改善。
2025年第三季度,煤炭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08.6亿元,虽然同比仍下降11.4%,但环比增长11.8%;更关键的是,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292.9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1.4%。
动力煤公司表现尤为突出。第三季度,动力煤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4亿元,环比增长13%;实现归母净利润295亿元,环比增长26%。
毛利率也呈现回升态势,动力煤板块毛利率达到31.6%,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
焦煤企业则因成本增长导致业绩降幅扩大。第三季度,焦煤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1%,环比下降74%。
焦煤板块毛利率仅为20.1%,同比下滑3.6个百分点,环比下滑2.6个百分点。
从企业层面看,多家公司业绩亮眼。兖矿能源前三季度商品煤产量达1.36亿吨,同比增加882万吨,增幅6.9%,创同期历史新高。该公司预计全年商品煤产量将历史性突破1.8亿吨。
陕西煤业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75亿元,环比增长79.1%,其煤炭产量和销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05 未来展望:四季度紧平衡格局或将延续
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市场普遍认为煤炭供需将维持紧平衡态势。
供给端,增量有限难改紧平衡局面。反超产政策将持续至年末,内蒙古、陕西等主产区已明确“全年产量不超核定产能”的底线。
叠加11月后部分煤矿进入设备检修期,预计四季度原煤产量环比持平或微降。
11月起中央巡视组进驻检查,Q4煤矿安监形势依旧严峻。长江证券预测,Q4动力煤供应同比下降0.4%至10.3亿吨。
需求端,冷冬预期可能进一步强化旺季韧性。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居民取暖用电需求可能大幅增加。
电力需求有望再创新高,四季度是传统用电旺季,工业生产进入年终冲刺阶段,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用电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价格走势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动力煤市场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煤价大概率呈现“震荡上行、中枢上移”的特征。
现货端,如若冷冬预期兑现,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价格有望突破800元/吨。
根据长江证券测算,2025Q4动力煤供需缺口可能达到1984万-3491万吨,库存同比有望降低3904万-5411万吨,虽然考虑到煤价提升后Q4进口量也会提升,实际供需缺口或比测算值小,但当前港口加电厂库存同比下降幅度仍较小,因此2025Q4供需缺口仍有望进一步扩大,煤价上涨仍有空间。
06 投资价值:低估值与高股息的双重吸引力
随着行业基本面改善,煤炭板块的投资价值也受到机构关注。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短期难以改变,宏观经济偏弱虽阶段性影响了煤炭需求,但供给偏刚性及成本上升有效支撑煤价底部,煤价仍有望维持震荡格局。
华福证券研报认为,煤企资产报表普遍较为健康,叠加分红比例整体改善,煤炭股仍有比较优势。
股息率成为煤炭股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以近12个月股息率计算,15股最新股息率超过3%,占总数的比例超过四成。
冀中能源、平煤股份、恒源煤电股息率居前,分别达到9.74%、6.67%、6.53%。
冀中能源已连续20年进行现金分红,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190.15亿元,持续回馈投资者。
机构建议,重视煤炭底部反转机会及攻守兼备特征。考虑到低PB+低筹码+红利,可关注三类企业:短中期结合的攻守兼备型公司如兖矿能源、电投能源;弹性进攻型如潞安环能、晋控煤业;龙头稳健型如中煤能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
煤炭行业的变革仍在继续。随着国家政策从单纯保供转向保供与供需匹配并重,煤炭企业也在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像兖矿能源这样充分发挥“煤化一体”协同优势的企业已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随着冬季用煤高峰的到来,供需紧平衡格局可能进一步推升煤价,煤炭企业的业绩回暖或许只是开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