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基金深化公募基金改革:以业绩基准为“锚”,践行长期主义
面对行业改革浪潮,景顺长城基金正通过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优化考核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将“宁取细水长流,不要惊涛裂岸”的投资理念转化为切实行动。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系列重磅改革。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的关键转变。
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景顺长城基金积极响应监管指引,从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利益共担机制到长周期考核,多维度推进改革,力求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深度绑定。
01 行业变革:从规模导向到投资者利益优先
公募基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塑。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要点之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这一改革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旱涝保收”模式,推动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利益优先。
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表示:“《行动方案》从多个方面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将有助于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行业变革的重点在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这一举措被视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关键一步。
02 业绩比较基准:基金投资的“锚”和“尺”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的类型、投资范围与投资策略等,为基金设定的一条 “基准线” ,用于表征产品的特性。
为规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与使用,2025年10月3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了配套的操作细则。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这些新规通过三大方面推动业绩比较基准真正成为基金投资的“锚”和“尺”。
锚定产品本质约束指导投资。新规要求基金公司依据产品投资策略设定客观合理的业绩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突出基准对产品的表征作用和约束力。
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产品明确预期。业绩比较基准的要素与权重应当符合基金合同约定,与主要资产类别、国别或地区等相匹配,增强基金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的明确性。
衡量业绩和评价考核更为科学合理。新规推动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经理绩效考核挂钩,要求管理人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03 景顺长城的实践:全方位落实监管指引
面对行业改革,景顺长城基金并非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将监管指引融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
在业绩比较基准管理方面,景顺长城基金表示将更加审慎选取业绩比较基准,按照差异化、合理化布局原则开发产品,明晰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覆盖业绩比较基准的全链条内控机制,强化风格稳定性管理,努力实现实际投资行为与产品策略定位相匹配。
在考核机制方面,景顺长城基金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康乐指出:“相关举措系统性完善了公募基金行业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司建立了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促使基金从业人员更加聚焦于长期绩效的提升及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
在产品设计方面,景顺长城基金积极响应浮动费率改革,推出了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型基金。
该基金是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产品中,唯一一只采用中证A500指数为业绩基准的产品。
该基金的费率设计充分体现了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原则——持有满一年,业绩跑赢基准6%以上且收益为正,管理费率为1.5%/年;
业绩跑输基准3%以上,管理费率为0.6%/年。
04 长期主义的制度保障:从理念到实践
“长期主义对公募基金而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景顺长城基金来说,长期主义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便镌刻在了 “宁取细水长流,不要惊涛裂岸” 的投资理念和经营哲学里。
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景顺长城基金的投研文化和制度设计中。
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中,三年及五年的长期业绩考核占据更高权重。
通过定期投资回顾,深入回顾其组合的投资纪律、投资风格和中长期业绩表现,帮助基金经理保持风格不漂移。
当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市场不匹配,业绩表现落后时,公司给予较长的观察与成长期,支持和鼓励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保持稳定。
在这种长期主义理念与制度的保障下,二十余年来,景顺长城基金累计为投资者实现盈利842.11亿元,分红564.16亿元。
公司还培养出多位“双十”基金经理(单只产品管理年限超10年,年化回报超10%)。
05 深度研究:长期主义的核心支撑
在康乐看来,长期主义意味着在面对质疑和逆风时,仍能坚守基于深度研究的投资决策,以超越市场短期波动的认知,争取长期可观回报。
他分享了一个案例:公司某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在对某科技制造公司的长期配置过程中,2021年底形成持仓,但随后市场风格转向偏价值风格,该标的股价大幅回落。
2022年的地缘局势也给标的出海业务造成冲击,基金经理面临估值与业绩下滑的双重挑战。
但在长期主义投资理念引导及长周期考核制度保障下,基金经理有时间对该标的进行深度研究。
在一年半时间里,基金经理与研究员深度体验公司产品、调研用户、走访渠道经销商、对各事业部负责人展开访谈以及对竞争对手和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深度调研。
调研过程中,团队进一步确认了标的在价值观、产品力及组织架构等多个维度均具备优秀公司的特征,于是加大了持仓占比,摊薄了持有成本。
随着2024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股价最终走出了200%涨幅的大行情。
这一案例体现了景顺长城基金通过深度研究,超越市场短期波动的投资认知。
06 展望: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公募基金的本源。在与投资者进一步利益绑定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需要不断打磨投资能力,深耕资管主业,才能发挥专业优势,为客户持续创造财富。
未来,景顺长城基金将围绕《行动方案》的指引,进一步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加强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坚持长周期考核,持续聚焦长期回报。
同时,加强投资者利益优先的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
景顺长城基金的实践印证了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转变。随着业绩比较基准真正成为基金投资的“锚”和“尺”,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被更严格地规范,投资者也能更清晰地评估基金表现。
这一切改革的核心,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托精神真正在公募基金行业生根发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