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健康体检迎来“新国标”,体检项目更科学规范
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健康体检不再是一刀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1月4日公布《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这一被称为成人健康体检“新国标”的指引,旨在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健康体检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
新规旨在解决当前健康体检行业存在的项目设置不合理、个性化不足等问题,为健康体检提供标准化的参考框架。
01 背景与意义
当前,我国健康体检行业面临标准化、个性化不足的挑战。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健康体检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
国家卫健委制定《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旨在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促进健康体检事业发展。
这一指引的出台,为健康体检机构提供了明确规范,也为公众选择体检项目提供了权威参考。
02 适用范围
该指引明确适用于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群健康体检。
它包括个人或用人单位集体组织的,用于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健康体检。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不包括入职体检、职业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入学、入伍、婚检等专项体检。
也不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健康体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及专项疾病的筛查等。
03 核心内容
《指引》主要包含三大组成部分,形成了从基础评估到个性化筛查的完整体系。
• 健康体检自测问卷
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既往史及家族史、生活方式信息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这一问卷用于了解受检者基本健康状况,对疾病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为合理设置体检项目提供依据。
• 基本体检项目
基本体检项目是建立健康档案的基础,为开展后续健康管理提供关键支撑。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率)和物理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检查)。
实验室检查涵盖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功能检查(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分子检查(高危型HPV核酸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放射检查、超声检查、人体成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上人群,需要增加肺功能检查和骨密度检测。
• 慢性病风险筛查项目
在基本体检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对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的人群,根据慢性病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等,增加个性化深度检查项目。
这种设计使得体检不再是“一刀切”,而是可以根据个人风险因素进行精准筛查。
04 实施与应用
在实施方面,《指引》鼓励健康体检机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支持。
健康体检机构可参照《成人健康体检工作流程图(2025年版)》开展工作,在设置健康体检项目时,可结合受检者健康服务需求及本机构技术人员专业结构、医疗设备配置情况等,对体检项目进行合理调整。
同时,健康体检机构应根据常见慢性病风险评估指标,筛选慢性病风险人群,选择筛查项目。
这种灵活的实施方式,既保证了体检项目的科学性,又兼顾了实际操作的可行的性。
从2026年开始,当人们走进体检中心,迎接他们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套餐”,而是一份考虑个人家族史、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的个性化体检方案。
体检报告也不再是简单的指标汇总,而是配有明确解读和健康指导的动态管理档案。
健康管理的核心,正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