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澳中博士说论坛”在墨尔本举行,聚焦青年学者职业发展
澳大利亚中国博士沙龙近日在墨尔本大学举办“2025澳中博士说论坛”,探讨从学界到业界的职业发展可能。
本次论坛聚焦“职业与发展”,围绕青年学者职业规划、科研成果转化与跨学科合作展开交流研讨。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6位嘉宾分享实践经验,吸引逾120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参会。
01 论坛背景:连接学术与职业
澳大利亚中国博士沙龙自2006年在维多利亚州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连接学术力量、支持青年研究者成长。
该组织推动学术与产业及社区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现已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博士学术交流平台之一。
在全球科技格局加速演变的今天,本次论坛旨在帮助在澳青年学者更好地规划职业未来,搭建从学术界到产业界的桥梁。
02 嘉宾观点:科技与人文并重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澳大利亚办事处总代表彭斯震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科技实力迅速提升,科技强国建设已成为重要战略方向。
他鼓励在澳青年学者抓住时代机遇,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王耀麟则分享了人文社科领域职业发展情况。
他强调博士生应提升沟通能力和实践技能,积极积累人脉,为多元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3 圆桌讨论:直面职业发展关键问题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结合自身研究与职业经验,就多个实用话题与青年学者进行了交流。
讨论内容包括中国科技政策解读、跨学科协作、人文社科求职经验及科研创业路径等。
这些话题直接回应了青年学者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导。
04 启示:搭建中澳学术交流桥梁
“2025澳中博士说论坛”体现了澳大利亚中国博士沙龙一贯的宗旨:连接学术力量、支持青年研究者成长。
类似的交流活动正在中澳两国之间搭建起更加稳固的学术与人才交流桥梁。
今年7月,首届中澳创新论坛在悉尼举行,旨在促进中澳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交流合作。
9月,澳中商会维州分会也举办了澳大利亚—中国国际教育论坛,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
这些活动共同构成了中澳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全球科技格局的加速演变,这样的交流平台显得尤为珍贵。
正如一位参会者所说,论坛不仅照亮了个人职业发展的道路,也为中澳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从这类论坛走出的学者们,可能成为连接两国科研合作的重要纽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