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创新“核能+生态”发展模式,在核电海域成功培育珍珠,实现了核电与生态的共融共生。具体情况如下:项目背景:白蝶贝是热带海域特有的珍稀珍珠贝类,其孕育的珍珠被誉为“珍珠之王”,但因海洋环境变化一度濒临灭绝。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同时探索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9年12月,海南核电联合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三沙美济公司启动《海南核电海域综合利用示范研究》,开启白蝶贝人工繁育与产业化探索。养殖优势:核电厂调节后的水域温度稳定、水质洁净,为贝类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而且昌江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质量密度恰好符合白蝶贝的生长要求,且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海水流动稳定,有利于白蝶贝生长和珍珠的形成。技术突破: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项目团队攻克了人工批量繁育、高成活率养殖等核心技术,实现白蝶贝单贝直径增长7-10厘米、珍珠最大直径达18毫米的国际优质标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相关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生态效益:白蝶贝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可以吸附并消耗海水中的有毒物质及过剩的有机物,净化海水环境,与海南核电形成“以贝净水、以水养核”的良性循环,既保障核电机组安全运行,又为海洋生态修复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经济效益:白蝶贝珍珠品质媲美南洋珠,单颗市场价值超万元,可打造海南高端旅游商品;贝肉、贝壳亦可加工为生物材料,形成循环产业链。目前,白蝶贝试养殖已形成规模化效益,预计未来年产珍珠超万颗,能带动周边就业并优化地区农业结构。发展前景:4月3日,三沙美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浙江千足珍珠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标志着白蝶贝珍珠规模化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正式落地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未来双方将构建“育繁养-加工-研发”一体化链条,形成海洋产业集群,打造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