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理念在培育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理念:中国尊重中亚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它们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与中亚国家平等交往,不干涉中亚国家的内政,让中亚国家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例如,中国与中亚各国通过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文件,明确相互尊重各自的发展道路,确保双边关系长期稳定发展。2. 践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中国与中亚国家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广泛的经贸合作。中国成为中亚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化工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为中亚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中亚国家凭借其资源和地缘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双方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是培育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3. 坚持守望相助的安全理念: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复杂,面临着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等诸多安全威胁。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加强协作,深化执法合作,共同防范极端思想,坚决打击“三股势力”。中国还愿为中亚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提升网络与生物安全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命运共同体建设营造安全的环境。4. 弘扬世代友好的人文交流理念:中国重视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通过设立文化中心、高校分校和鲁班工坊等方式,支持深化地方合作,推动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多层次交流。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环保、体育等各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建立友好省州市,启动“文化艺术年”系列活动等,促进了双方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拉紧了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为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5. 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共同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致力于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与全球和平安全。双方一致谴责关税战、贸易战、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呼吁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全球治理中,中国与中亚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发出共同的声音,提升了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为命运共同体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6.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中国在与中亚国家交往中,既注重维护自身利益,也充分考虑中亚国家的利益和关切,做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在合作中,中国不追求单方面的利益最大化,而是让中亚国家能够从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正确的义利观,赢得了中亚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促进了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为培育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引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