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乌和谈前景仍不明朗,虽有一定可能性,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具体如下:战场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    俄罗斯攻势加强:俄军近期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目标直指乌军工体系与后勤节点,还在地面重兵集结,在苏梅、哈尔科夫州以及南部的红军城等地展开进攻,6月30日还控制了卢甘斯克全境。俄罗斯试图通过加大前线攻势,将战场优势转化为谈判胜势,施压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接受谈判条件,这为和谈增加了一些有利于俄方的因素,若能持续保持优势,可能促使乌方更倾向于谈判。    乌克兰积极抵抗:乌克兰面对俄军攻势,采取了一系列抵抗措施,如启动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程序,用地雷屏障构筑防御工事,还发动战地“斩首行动”,7月2日成功袭击了俄罗斯海军副司令所在的指挥所。乌方的抵抗表明其不会轻易妥协,这会使双方在谈判桌上的分歧难以快速弥合。美国军援变化的影响:美国白宫和国防部7月1日证实暂停了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这将改变俄乌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虽然乌克兰有一定武器库存,欧洲也在尝试增加援助,但欧洲难以完全替代美国对乌的支持。美国军援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乌克兰在谈判中的底气受到影响,若其军事力量因军援减少而被削弱,可能会更有意愿走向谈判桌,但也可能因不甘心而继续抵抗,导致和谈更难推进。外交层面的因素:    美俄领导人通话未取得进展:7月3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约一小时通话,这是今年以来两人的第六次通话。俄方表示通话务实且具体,但特朗普称未取得任何进展。美俄双方不同的表述,反映出两国在解决俄乌问题上存在“温差”,也体现了俄乌问题外交博弈的复杂性,不利于和谈快速达成成果。    俄乌双方谈判立场分歧大:普京此前表态称,俄乌之间的任何和平解决方案必须以俄方实际控制其宣称的“新领土”为基础,但乌克兰方面对此表示反对。乌克兰更愿意讨论停火而非政治解决方案,因为政治解决方案意味着要做出重大让步,如领土问题或成为中立国等,乌方并不准备接受这些条件,双方立场差距大,使得和谈难以推进。双方对于谈判的意愿: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落实完成此前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内容后,俄乌双方将举行第三轮谈判,俄罗斯已为此做好准备。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也透露,在完成对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后,乌克兰计划推进乌俄领导人会晤并期望展开实质性对话。这显示出双方对于通过谈判解决冲突有一定意愿,且经过三年多的战争,双方都有通过谈判来平衡战场形势、维持人道主义合作以及缓解国际压力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