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2025年8月正式宣布放弃采购美国F-35战斗机,转而选择欧洲本土的“台风”战斗机和参与法德西联合研发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项目。这一决策背后是多重战略考量的结果,既涉及国防预算分配、欧洲防务一体化进程,也反映了西班牙在技术自主和产业利益上的深层诉求。 一、预算分配与政治博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政府在2025年推出的国防预算案中明确要求,新增的105亿欧元国防开支中85%必须用于欧洲本土项目。这一规定直接排除了采购美制F-35的可能性,因为F-35的供应链高度依赖美国企业,无法满足西班牙对本土产业链的扶持需求。此外,西班牙在2023年国防预算中虽曾预留62.5亿欧元用于F-35采购,但随着预算政策调整,这笔资金被重新分配至欧洲项目。这一决策与西班牙在北约框架内的立场密切相关。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西班牙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 5%的要求,仅承诺增加至2.1%。此举引发美国不满,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西班牙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进一步促使西班牙转向欧洲防务合作以减少对美依赖。 二、技术自主与产业利益西班牙选择欧洲替代方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强化本土航空工业的技术自主性。例如,西班牙空天军在2024年12月签署了采购25架“台风”战斗机的合同,这些战机将在空客西班牙公司的赫塔菲工厂组装,直接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英德拉、ITP Aero等20家本土企业及300余家供应商参与生产。相比之下,F-35的关键系统(如隐身涂层、雷达技术)由美国企业垄断,西班牙难以获得技术转让或参与核心研发。此外,西班牙海军的战略调整也体现了产业利益导向。原计划用F-35B替换2030年退役的AV-8B“鹞”式垂直起降战机,但转而委托本国纳万蒂亚造船厂建造新型航母,未来可搭载法国“阵风”等非垂直起降战机。这一选择不仅避免了对美国垂直起降技术的依赖,还通过本土造船项目维持了国防工业能力。 三、欧洲防务一体化进程西班牙的决策是欧洲推动防务自主化的重要一环。FCAS项目作为欧洲第六代战机计划,旨在整合法德西三国技术资源,预计2040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西班牙通过参与该项目,不仅能获得下一代空战系统的技术准入,还可在工业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如负责隐身技术研发)。尽管FCAS内部存在法德关于工作份额分配的争议(法国曾要求80%的主导权),但西班牙仍坚持推进,以避免在五代机时代完全依赖美国。同时,西班牙通过“台风”战斗机的持续采购(计划总数超过110架)填补现役F/A-18退役后的战力空白。这种“四代半战机过渡+六代机布局”的策略,既确保了短期战备需求,又为长期技术自主铺路。 四、美国F-35项目的多重困境F-35自身的问题也加速了西班牙的决策。该项目长期面临成本超支、交付延迟和维护复杂性等挑战。例如,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2025年报告显示,F-35A的平均任务能力率仅为51.5%,远未达到65%的目标,且全寿命周期成本已飙升至1.7万亿美元。此外,中国对军用稀土的出口管制导致F-35生产供应链受阻,每架F-35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而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这些问题削弱了F-35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西班牙转向更稳定的欧洲方案。 五、战略风险与未来挑战尽管西班牙的决策强化了欧洲防务自主性,但也面临现实风险:1. 海军战力空窗期:原计划2030年退役的“鹞”式战机因F-35B采购取消,可能导致西班牙海军在新型航母建成前(预计2030年后)缺乏固定翼舰载机,只能依赖直升机。2. FCAS项目不确定性:FCAS因法德技术分工矛盾多次推迟,原计划2027年的技术验证机首飞可能延至2029年,若项目进一步拖延,西班牙空军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装备代差。3. 美国外交压力:特朗普政府已威胁对西班牙实施贸易报复,未来可能通过关税或技术限制施压。 六、总结西班牙的选择标志着欧洲防务自主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其核心逻辑是通过预算倾斜、产业扶持和技术合作构建独立于美国的防务体系。尽管这一决策短期内可能带来战力空白和项目风险,但长期来看,它有助于西班牙在国防领域实现战略自主,并推动欧洲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去美国化”。这一趋势若持续,或将重塑北约内部的军事合作格局,促使更多欧洲国家在装备采购中优先选择本土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