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40名广西国际象棋少年角逐全国总决赛“入场券” 方形棋盘上,小棋手们或沉着冷静、或攻势凌厉,64格间正上演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智慧之战。
 
 在“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广西赛区的赛场上,240余名少年棋手正为一张通往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展开激烈角逐。
 
 这场于近日在南宁结束的比赛,见证了广西国际象棋新生代的崛起。43所中小学的小棋手们经过7轮瑞士制积分循环赛的较量,最终决出了代表广西参加11月在山东淄博举行的全国总决赛的队伍。
 
 01 赛事规模:广西国际象棋的新里程碑
 “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是一项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推广国际象棋运动、推进体教融合的智力运动赛事。
 
 比赛分为校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面向全国全日制小学、初中在读学生。
 
 广西赛区自9月份启动校园选拔赛以来,吸引了全区43所中小学的240余名棋手参与。
 
 相比于往常区内举办的国际象棋比赛,这一参赛规模创下了新高。
 
 广西国际象棋协会副会长邓桂林表示,这一赛事“展现出广西中小学生国际象棋运动的蓬勃生机”。
 
 02 赛场风云:棋局上的智慧较量
 比赛现场,小棋手们隔桌对弈,有的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有的攻势凌厉、勇往直前。
 
 棋盘上,兵、马、象、车、后、王各司其职,在64格棋盘上演绎出一场场精彩的攻防对决。
 
 比赛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执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审定的2020年《国际象棋裁判手册》,采用瑞士制积分循环赛展开7轮较量。
 
 经过激烈角逐,团体赛方面各组成绩纷纷出炉:南宁三十七中摘走初中组桂冠,南宁华衡小学表现亮眼,揽获小学A组和B组双冠,北海市海城二小则登顶小学C组。
 
 03 国际象棋在广西:从点到面的蓬勃发展
 广西国际象棋协会成立仅两年,正逐步推动国际象棋推广普及工作向全区各地延伸。
 
 据本次赛事裁判长李科峰介绍,南宁市2008年在华衡小学率先开展国际象棋项目后,不断推广,如今已有超过30所学校参与其中。
 
 以南宁为起点,全区以点带面,推动国际象棋在各市生根发芽。
 
 除了原本基础较好的南宁、桂林、北海,柳州、钦州等市的培训工作出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
 
 今年,柳州、河池等之前鲜有参赛的城市也积极组队参加广西国际象棋锦标赛,充分展现了国际象棋在广西的蓬勃发展。
 
 04 全国舞台:青少年国际象棋的广阔天地
 全国范围内的国际象棋青少年赛事体系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
 
 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个人)暨第30届“李成智杯”全国少年儿童冠军赛今年2月在重庆和嘉兴两地同时举行,参赛选手达1300余人。
 
 “李成智杯”始于1993年,30多年来一批批少儿棋手经过该项赛事的历练成长为特级大师,甚至世界冠军,因此被誉为“国际象棋的冠军摇篮”。
 
 该赛事在我国国际象棋后备人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05 未来展望:走向全国总决赛
 随着广西赛区比赛结束,优胜队伍已获得通往全国总决赛的资格。
 
 全国总决赛预计于11月下旬在山东省淄博举行。
 
 对于广西的小棋手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
 
 从广西的地方赛事到全国舞台,这些少年棋手们正在每一步棋的思考中成长,每一次对决中蜕变。
 
 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棋局之外,广西国际象棋的推广也如同一场对弈,从南宁华衡小学的第一个国际象棋项目,到如今全区43所中小学的积极参与。
 
 每一步都夯实着这片土地国际象棋发展的基础。
 
 小棋手们即将奔赴的山东淄博赛场,不仅是棋艺的竞技场,更是梦想的孵化器。
 
 从省赛到全国舞台,64格棋盘间蕴藏着无限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