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基金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它可以让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资本市场投资。在发展过程中,其投资标的范围不断拓展。
港股通机制开通后,港股成为QDII基金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但随着市场发展,将标的范围扩至非港股通股票具有重要意义。
扩围的原因
分散风险
港股通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地市场有一定关联性。将投资标的扩至非港股通股票,可以进一步分散投资组合风险。例如,投资美国、欧洲等不同地区的股票,这些股票受当地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与港股及内地股票的相关性较低,能使QDII基金的收益来源更加多样化。
获取更多投资机会
非港股通股票涵盖了全球众多新兴和发达市场的优质企业。如美国的科技股领域,有许多创新型企业未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像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或者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QDII基金扩大标的范围后就有机会投资这些可能带来高额回报的企业。
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部分投资者希望通过QDII基金更多地布局全球资产,获取不同地区的投资红利。例如,一些投资者看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潜力,希望QDII基金能够投资这些市场的股票。扩大标的范围可以满足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的愿望。
面临的挑战
市场研究难度增加
非港股通股票涉及众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各个市场的法规、会计准则、文化习俗等存在差异。例如,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法规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内幕交易的界定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基金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分析这些市场的股票,对基金经理的专业素养和研究团队的实力要求更高。
汇率风险
投资非港股通股票意味着更多地涉及不同货币的兑换。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QDII基金的收益。例如,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以美元计价的境外股票资产换算成人民币时就会缩水;反之,当人民币贬值时,可能会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基金资产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例如,贸易摩擦、地区冲突等事件可能对QDII基金投资的非港股通股票产生影响。如美国对某些国家实施贸易制裁,可能会影响相关国家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进而影响其股票价格,使QDII基金面临投资损失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