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为啥国产造车像玩似的,苹果戴森砸百亿却翻车?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23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国产造车像玩似的”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造车企业是在脚踏实地且富有策略地发展,而苹果、戴森造车翻车,主要是因为它们将造车想得过于简单,把其他领域的思维生搬硬套到汽车领域,忽视了汽车行业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国产造车并非“像玩似的”技术路线务实:中国车企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例如比亚迪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F3DM插混车,秉持“混动是过渡,纯电是终极”的理念,逐步发展,2023年以186万辆纯电销量登顶全球,还占据40%的插混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灵活:国内车企懂得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如蔚来在2019年资金链吃紧时,果断将换电机器人的部分技术外包,集中精力保住电池标准;小鹏G9的800V高压平台,其碳化硅模块从斯达半导采购,遵循“核心技术攥手里,非关键环节能外包就外包”的原则。供应链优势显著:中国拥有强大的产业集群,如上海临港特斯拉工厂旁边有56家核心供应商,最远不超过30公里,形成“半小时供应链圈”,能在48小时内配齐一辆车95%的零件。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卖出3000万辆,离不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支持。政策支持有力: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比亚迪2009年就拿到了首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享受了多年政策红利。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企获得的研发补贴、充电桩建设支持超过800亿。 苹果造车翻车原因目标过于激进:苹果2016年流出的原型车图纸就取消了方向盘,想直接跳过L2、L3,一步到位搞L5级全自动驾驶。但十年间技术路线改了12次,从“完全自动驾驶”缩水到“增强版辅助驾驶”,最终难以落地。标准不切实际:苹果将造iPhone的标准带到汽车圈,要求汽车冲压件的缝隙公差不能超过0.1毫米,导致代工厂麦格纳的生产线良率从95%暴跌到60%,而汽车行业通常0.5毫米的标准就已足够。供应链管理失误:苹果让大陆Tier1供应商去墨西哥建厂,却面临缺乏模具工程师等问题。此外,苹果想让宁德时代独家供应定制电池,在2022年电池产能紧张时,因比亚迪、特斯拉等客户优先级更高而被拒绝。缺乏坚定领导:苹果造车项目十年间换了多位负责人,战略频繁变动。库克对造车项目参与度低,很少造访相关办公室,也不愿意承诺量产,导致项目团队士气受挫,难以形成统一且持续的发展方向。 戴森造车翻车原因过度追求全自研:戴森坚持“全自研”,连空调压缩机都要自己造,这种技术洁癖使得研发成本大幅增加,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却未能及时推出量产车型。技术难题未解决:其首款SUV宣传的固态电池,虽实验室数据显示能跑900公里,但量产成本高达1500美元/千瓦时,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3倍,难以实现商业化量产。其引以为傲的20万转/分钟电机,在纽伯格林测试时连续三次因过热罢工,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忽视政策因素:戴森决定造车时,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已享受多年新能源政策红利。戴森2019年想在新加坡建厂,不仅未拿到税收优惠,还因环保问题拖了工期,缺乏有利的政策环境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8 04:25 , Processed in 0.3440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