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跨季资金面的“精准护航”2025年9月,面对季末资金面的多重压力,央行通过多维度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形成了“短期对冲+中期支撑”的立体调控格局。这一操作既缓解了市场短期资金紧张,也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注入了政策信心。# 一、政策背景:跨季资金面承压的三重挑战9月资金市场面临年内罕见的流动性压力组合,成为央行加码投放的直接诱因:到期资金规模高企:当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约3.5万亿元,叠加买断式逆回购、MLF等中长期工具到期,单周到期规模一度攀升至2.1万亿元的年内峰值。尤其是9月22日至26日,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累计达21268亿元,创年内单周新高。季节性需求集中释放:作为传统的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和信贷投放大月,9月政府债券供给增加与企业信贷需求扩张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消耗银行体系流动性。同时,当月缴税规模环比上升,也对市场资金形成阶段性抽离。市场利率波动加剧:9月24日数据显示,7天期Shibor利率单日上行12.8个基点至1.59%,DR007利率同步上行11.1个基点至1.5864%,反映市场短期流动性趋紧。这种利率波动在季末考核节点容易引发市场情绪波动,亟需政策层面稳定预期。# 二、政策工具箱:总量+结构的双重调节央行采用“多工具组合、精准化投放”策略,构建了覆盖短中长期的流动性支持体系:中期流动性持续注入:9月25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实现3000亿元净投放,这是MLF连续7个月加量续作。结合当月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与8月持平,保持高位投放态势。短期工具灵活运用:9月下旬通过逆回购工具密集投放,26日、27日、28日分别净投放2965亿元、4115亿元、1817亿元,单日投放规模屡创阶段新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9月22日提前启动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较往年跨节资金投放时点明显提前,体现政策前瞻性。工具机制优化升级:9月19日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操作时间和规模根据流动性需求动态调整。这种机制创新提升了流动性调控的精准度,使政策工具更适配市场实际需求。# 三、市场效果:资金面回归平稳的信号验证从市场运行数据看,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已取得显著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利率中枢回落:9月28日,DR001、R001加权平均利率较9月24日分别下降1.8个基点、3.2个基点,回落至1.3131%和1.3344%。更关键的是,代表银行间核心流动性的DR007利率稳定在1.5%左右的政策合意区间,未出现季末常见的大幅飙升。市场情绪修复:逆回购成交额的结构性变化反映市场信心回升。9月下旬短期逆回购成交额显著增加,其中DR001成交额较9月中旬增加2578亿元,显示市场短期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政策协同效应显现:充足的中期资金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撑,9月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超预期完成,同时企业信贷投放保持稳定增长,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 四、政策深意: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术此次流动性投放超越了单纯的跨季维稳,蕴含多重政策考量:稳增长政策加力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当前投放操作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持续加力的明确信号,与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出的“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导向一致。在经济回升基础仍需巩固的背景下,充裕流动性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信贷有效增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通过提前投放跨节资金、优化工具操作机制,央行有效抑制了季末资金利率的过度波动,避免流动性紧张向金融市场其他领域传导。这种“预期管理”式的调控,比单纯的资金注入更能稳定市场信心。政策工具箱扩容铺垫:业内专家普遍预期,四季度央行可能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出,不排除恢复国债买卖操作的可能性,若采用“买短卖长”模式,既能注入长期流动性,又能维护收益率曲线合理形态,为后续稳增长政策发力储备工具。# 五、未来展望:流动性宽松态势延续从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看,后续流动性管理将呈现三大趋势:投放节奏更趋灵活:央行可能继续根据政府债券发行、资金到期等情况,灵活搭配MLF、逆回购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尤其是在10月国庆假期和年末考核节点,政策工具箱仍有充足操作空间。数量型工具或进一步发力:结合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精神,数量型政策工具将成为后续调控重点。除常规的MLF加量续作外,降准与国债买卖操作的组合运用可能性上升,为银行体系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利率调控精准度提升: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央行可能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这与《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的“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目标形成呼应。总体来看,此次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既是应对季末资金压力的短期举措,更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重要体现。在宏观经济恢复进程中,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通过精准有效的流动性管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