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净利润同比激增136.40%
园区开发与资产盘活双轮驱动,产业地产巨头在营收微降中实现利润倍增。
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48.SH)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在营业收入小幅下滑的背景下,公司实现了净利润的显著增长。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4%。
然而,利润总额却达到1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2.65%,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6.40%。
01 业绩总览
营收下降而利润倍增
上海临港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出一系列看似矛盾却引人深思的财务数据。
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0.62亿元,同比下降7.24%。
但利润指标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利润总额达11.51亿元,同比增长132.65%。
更引人注目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6.40%。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8.02亿元,同比下降4.94%。
但同期归母净利润达11.03亿元,同比增长74.61%。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84亿元,同比增长71.34%,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确实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02 关键指标
盈利能力与每股收益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临港的整体毛利率为56.03%,同比下降7.80个百分点。
但净利率却逆势上升至34.80%,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1.67个百分点。
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6.04%,同比下降2.8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02个百分点。
然而,第三季度的净利率却高达79.26%,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39.68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61.39个百分点。
每股收益方面,上海临港2025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同比激增138.46%。
前三季度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同比增长76.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7%,较上年同期增加2.23个百分点。
03 资产状况
资产结构与现金流
资产状况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海临港总资产达865.2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78%。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2.9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5.7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现金流状况,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51亿元。
这一数据虽仍为负值,但较上年同期的-51.12亿元已有明显改善。
同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3亿元。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8.55亿元。
04 增长驱动
REITs扩募盘活存量资产
上海临港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释放资产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漕河泾科技绿洲康桥园区通过参与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的首次扩募完成出表。
这一资产证券化操作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利润水平。
此外,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额为8973.08万元。
其中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
具体来看,政府补助金额达1.19亿元,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2460.53万元。
05 财务健康度
行业地位的稳固与挑战
根据同花顺财务诊断大模型对上海临港财务数据的分析,公司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
在各项评分中,公司的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均表现优秀,现金流状况一般。
具体来看,公司成长能力评分为5.00分(满分5分),在行业中排名第1。
营运能力评分4.29分,排名第15。
盈利能力评分4.90分,排名第3。
从负债情况看,公司期末负债合计522.22亿元,资产负债结构保持稳定。
股东信息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38万户。
较上半年末增加了2081户,增幅3.37%。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37.07万元增加至45.46万元,增幅为22.66%。
上海临港的业绩报告揭示了中国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在经济转型期的新路径。不再单纯依赖规模扩张,而是通过资产盘活与资本运作,实现存量资产的价值释放。
漕河泾科技绿洲康桥园区通过参与REITs扩募完成出表,不仅为当期利润带来巨大贡献,更为公司探索了一条“开发-运营-资本化”的轻资产模式转型路径。
随着国内公募REITs市场的持续扩容,上海临港这类拥有优质园区资产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业绩增长中获得更多想象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