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感十足!网友:这个车站“太科幻”!
头顶40多万块马赛克拼出璀璨星空,脚下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和平之路,重庆轨道交通环线谢家湾站让匆匆乘客放慢脚步,沉浸于科幻场景般的震撼。
穿梭于山城重庆的轨道交通,早已不仅是通勤的工具,更成为穿梭于现代与未来之间的艺术长廊。在众多站点中,环线谢家湾站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视觉冲击力,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科幻景点”。
01 设计理念
谢家湾站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立交旁,旧谢家湾站东北侧,距离鹅公岩大桥不足一公里。这个区域连接了九龙坡区、南岸区等重要区域,是重庆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车站的设计以“历史星空、和平之路”为主题进行文化站点打造。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区域文化特色,更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营造出未来感十足的视觉效果。
作为能够代表重庆区域特色的典型遗址文化,如何保护现有文化资源,如何将其地上文化与地铁站内空间相串联,使其成为弘扬民族爱国精神、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空间,是谢家湾站设计的重要考量。
02 视觉奇观
步入谢家湾站站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央顶部那块面积达60多平方米的壁画艺术作品。
这幅被命名为“和平之宇”的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调,背景画面像是一片“星空”。
画面正中,几十道流星划过组成了一个飞机的造型。飞机周围是一圈代表年份的数字组合,从1931年一直到1945年。
再往外是一个用图案组成的花环,作品的四个角上,还各有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
更精妙的是,这件作品虽然采用了壁画常见的马赛克拼贴手法,但马赛克的单块面积只有2.25平方厘米(1.5厘米×1.5厘米)。
为了完美展现作品的意境和寓意,创作团队使用了40多万块马赛克,共有几千种颜色。
03 技术突破
谢家湾站的艺术作品在技术上也开创了先河。有的马赛克经过剪裁后,还不到一个指甲盖的大小。
由于马赛克的面积小,颜色多,创作团队必须提前设计好拼贴方案,一块一块地进行拼贴、修正。
这项精细的工作耗时一个月才顺利完成,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尚属首创。
除了马赛克星空,谢家湾站还通过8米×8米的铝板、钢板雕刻艺术装饰天花板,铜板与彩色玻璃组成的画幅美化站厅,全方位打造出一个未来感十足的空间。
04 景观融合
谢家湾站的另一个亮点是其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车站位于鹅公岩大桥与鹅公岩轨道大桥桥头,周边有重庆抗战兵工旧址、重庆建川博物馆抗战文化旧址等观光景点。
“一头可看见2号线列车的奔跑,一头可以看到鹅公岩大桥车水马龙的场景。”有市民这样形容,“此时此刻,好想端上一杯咖啡,站在谢家湾站静静品尝一番。我感觉,这儿开通后将会成为下一个热门打卡点。”
2023年11月,轨道环线谢家湾站人行步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一步道通过设置人行步道、连接通道、垂直电梯导视系统、绿化景观等,克服了30多米的竖向高差。
05 城市名片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是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和唯一的闭合环状线路,识别色为柠檬黄。环线途径海棠溪,谢家湾,重庆西站等站点。
谢家湾站与环线上的其他站点共同构成了重庆的城市名片。如海棠溪站,在夜晚,在远处渝中半岛灯火映衬下,开往海棠溪的列车犹如穿梭在赛博朋克的电影中,充满梦幻。
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重庆所独有,全国各地的地铁站里,都有着各种属于自己的装饰。但重庆的独特地形和设计理念,使其轨道交通站点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未来感和科幻感。
随着重庆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站点以其独特的设计成为城市风景线。
谢家湾站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他如海棠溪站的赛博朋克风格、红土地站的全国最深纪录、李子坝站的穿楼奇观,共同构筑了重庆轨道交通的奇幻体验。
如今,穿行于谢家湾站,抬头仰望那片由40多万块马赛克拼出的“星空”,总会让人停下匆忙的脚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