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情绪缓和,白银维持震荡调整 
国际银价在32-33美元区间反复震荡,多空力量在此展开激烈博弈。 
 
近期,全球贸易紧张情绪出现缓和迹象,而白银市场则陷入了一场拉锯战。 
 
一方面,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宣布取消91%的关税,暂停24%的关税实施;另一方面,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推迟市场期待的降息时间表。 
 
在这两种力量的角力下,白银价格既未大幅上涨也未急剧下跌,而是维持着震荡调整格局。 
 
01 贸易局势缓和 
近期,全球贸易关系出现显著缓和迹象,这成为影响白银市场的重要因素。 
 
中美贸易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不仅进行了高层通话,中国还派代表赴美进行磋商。 
 
这些会谈促成了实质性关税减免—中美宣布取消91%的关税,暂停24%的关税实施。 
 
同时,美欧贸易谈判也传出利好消息,双方达成了15%的关税框架协议,涵盖6000亿美元投资及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中国将对华盛顿“开放出口资源”并愿意合作处理芬太尼问题,同时加快农产品交流。 
 
这些积极表态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促使避险资金流出贵金属市场,对白银价格构成压力。 
 
02 美联储政策压制 
尽管贸易情绪缓和,但白银市场同时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强劲压制。 
 
美联储近期维持鹰派立场,5月FOMC会议虽未加息,但强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圣路易斯联储总裁穆萨拉姆明确反对过早降息。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已大幅推迟,对7月降息概率的押注已降至55.9%。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更是明确表示,12月降息“远未成为定局”。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由一周前的91.1%降至72.8%。 
 
美元指数因此回升至106上方,直接压制了以美元计价的白银吸引力。 
 
03 白银工业需求分化 
白银与其他贵金属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强大的工业属性,而当前工业需求正呈现结构性矛盾。 
 
在光伏产业领域,中国新能源投资加速,Topcon组件大规模投产推动银浆需求增长。 
 
然而,美国对华汽车关税导致新能源汽车用银订单缩减30%,COMEX白银库存单周增持51.8吨至15,571.78吨,反映实物交割意愿不足。 
 
与此同时,再生银供应因环保限产下降35%,现货溢价升至50元/千克,市场呈现“局部短缺、整体疲软”格局。 
 
这种供需矛盾使得白银价格同时受到支撑和压制,加剧了市场震荡。 
 
04 地缘政治风险降温 
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进一步削弱了白银的避险吸引力。 
 
中东局势出现缓和信号,哈马斯释放人质、俄乌提议重启谈判,冲突降温信号频现。 
 
尽管中东地区仍有紧张因素,如胡塞武装扩大红海航运打击范围,以色列威胁锁定伊朗高层目标,但整体风险溢价已显著消退。 
 
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促使投资者从避险资产转向风险较高的资产,全球最大白银ETF——iShares Silver Trust持仓量维持在14,020.96吨,显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05 技术面与市场展望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白银市场多空双方正在争夺关键价位。 
 
国际银价短期支撑位在32.30-32.45美元区间,阻力位为32.95-33美元;国内沪银主力合约支撑位8200元,压力带8350-8400元。 
 
技术指标显示,MACD死叉向下,绿柱动能放大;若跌破32美元心理关口,可能下探31.64美元及200日均线31.21美元。 
 
14日相对强弱指标(RSI)跌破60,显示多头动能正在消退。 
 
对于后市走向,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化: 
 
高盛看涨至37美元,理由包括央行购银、ETF流入及降息周期支撑; 
 
摩根士丹利则警告若美国经济“不着陆”,银价或跌至27美元。 
 
市场分析师预计,白银短期或维持32-33美元区间震荡,未来需重点关注美国CPI数据、美联储官员讲话及中东局势突变等风险事件。 
 
白银市场正站在十字路口。贸易情绪缓和与地缘风险降温削弱了避险需求,而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则持续施压。 
 
然而,白银的工业需求却呈现“局部短缺、整体疲软”的分化格局。 
 
技术面显示,银价短期内将在32-33美元区间继续震荡。 
 
未来走势取决于多空因素的消长—若贸易局势进一步改善或美联储更加鹰派,银价可能下探31.64美元支撑;反之,若地缘风险重燃或工业需求数据向好,则有望突破33美元阻力。 
 
在白银市场这片多空交锋的战场上,投资者最好系好安全带——未来的波动可能更加剧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