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在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教育生态圈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如下: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红军足迹遍布贵州 9 个市(州),留下众多文物资源。截至目前,有不可移动长征文物 750 多处、可移动长征文物 2500 多件(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 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4 处、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10 处。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出台《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贵州省红色资源认定标准》《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等,为资源保护认定、传承利用等提供法律依据和标准规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省市两级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推进重点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专家委员会,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实施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长征文物保护修缮等重点项目,提升重要红色文物保护展示水平。 创新红色文化展示与体验科技赋能展示: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以“艺术 + 科技”为媒介,通过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让观众沉浸式回顾历史;遵义会议纪念馆等利用数字投影、三维动画等再现历史场景。优化展陈格局:优化提升遵义会议纪念馆等 10 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形成一体贯通、各有侧重、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展示格局。 推动红色教育创新学校教育融合:遵义师范学院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构建“红色思政大课堂”;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开展红色研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持续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等系列活动,制定红军长征村、长征历史步道建设保护计划,推出红色研学精品课程,办好红色讲解员大赛,建设红色讲解员先锋队。 强化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精品线路:依托丰富红色资源,结合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每年精心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如 2024 年发布 10 条,2025 年将策划推出 20 条,并与重点景区结合,推出多样化主题产品。开发文创产品与数字应用:支持打造红色文化文创品牌,研发设计文创产品,运用 AR、VR 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式体验项目,开发贵州红色旅游数字地图 APP 等。带动产业与增收:红色旅游带动沿线地区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繁荣,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推动红色乡村旅游发展。 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与传播文艺精品创作: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大型专题片《长征之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道薪火》等文艺精品力作。资源整合与宣传:推出全省红色旅游地图小程序,整合红色点位信息,增加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加强红色文化传播与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