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29日尿素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下跌0.4%至1746元/吨,这一走势是供需基本面、成本支撑减弱及市场情绪共振的结果。结合最新市场动态和行业数据,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供需宽松格局主导市场1. 供应端维持高位     尽管近期部分新增装置进入检修周期(如内蒙古宝丰一期甲醇装置停车),但国内尿素日产量仍稳定在19万吨左右,同比增幅达4.54%。截至8月29日,尿素企业总库存量虽环比下降3.24%至88.76万吨,但港口样本库存同比增加至48.3万吨,显示区域供需压力仍存。叠加下半年计划新增产能280万吨,供应端长期过剩预期压制市场情绪。2. 需求端季节性疲软     当前处于农业需求淡季,复合肥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成品库存持续攀升。以山东地区为例,复合肥工厂对尿素的采购以“逢低拿货、适量补库”为主,缺乏集中备货意愿。同时,受房地产低迷影响,板材、三聚氰胺等工业需求同比下降5%-11%,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二、成本支撑力度边际减弱1. 煤炭价格企稳但利润承压     尽管8月底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广州港山西优混Q5500库提价周涨12.2%),但固定床工艺理论利润仍为-414元/吨,水煤浆工艺利润缩窄至93元/吨。煤头尿素企业在高成本与低售价的夹缝中生存,部分中小产能面临现金流压力,可能加速行业出清。2. 天然气价格波动有限     国际天然气价格受美国高温天气及LNG出口增加影响小幅回升,但中国LNG出厂价周环比下降1.1%至2.8元/方,国内外气价倒挂缓解了气头尿素的成本压力。不过,气制尿素占比仅约20%,对整体市场影响相对有限。 三、政策与国际市场的双重制约1. 出口政策持续收紧     中国尿素出口受法检及关税限制,当前FOB价格较国际市场低约110美元/吨,成为全球价格洼地。尽管印度8月29日开标采购387万吨尿素(西海岸最低报价340美元/吨CFR),但中国企业实际中标量可能受限,难以实质性缓解国内库存压力。2. 欧盟关税冲击国际供应链     欧盟对俄罗斯化肥加征关税导致全球化肥价格上涨(尿素均价5-7月上涨26.5%),但中国出口受限背景下,国际涨价红利未能传导至国内市场。相反,欧洲农民转向高价采购中东、北非货源,进一步挤压中国出口空间。 四、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共振1. 期货持仓结构偏空     8月19日主力合约前20席位呈现净空持仓29688手,空头增仓力度(+22768手)显著超过多头(+14980手),反映市场看空情绪浓厚。尽管8月29日持仓数据未更新,但空头主导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2. 技术面破位引发止损盘     期货价格在8月下旬跌破1750元/吨关键支撑位,触发程序化交易止损抛售。从日线形态看,价格已回吐7月中旬以来的全部涨幅,短期均线系统形成空头排列,技术面压力加剧。 五、后市展望与风险提示短期来看,尿素市场面临“供需宽松+成本下移+情绪低迷”的三重压制,价格或延续弱势震荡。需重点关注以下变量:  印度招标落地情况:9月初公布的中标结果若包含中国货源,可能阶段性提振市场信心;  煤炭价格走势:若动力煤价格因迎峰度夏结束而回落,成本支撑将进一步弱化;  政策调控窗口:若国家启动淡储收储或放宽出口限制,可能扭转市场预期。  从中长期视角,随着秋季小麦备肥需求启动(预计9月中下旬)及气头装置季节性限产,供需矛盾或有所缓和。但在新增产能释放及出口政策未明朗前,尿素期货上行空间仍受制约,建议投资者维持震荡偏弱思路,关注1700-1780元/吨区间的高抛低吸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