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起,一批与出行报销、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新规正式施行,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多方面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出行报销相关新规民航全面推行电子发票:10月1日起,中国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停止提供纸质行程单,全面使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旅客可在航程结束次日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填写发票信息后一键提交开具,开具成功后能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随时查询、下载用于报销,无需再到机场柜台打印或邮寄。铁路电子发票取代纸质报销凭证:同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全面使用电子发票。旅客需在行程结束或者退票、改签业务办理之日起180日内,通过铁路12306、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为便利老年人、脱网人士等群体,铁路部门增设线下申请渠道及购票人(代办人)开具服务。若发票信息填写有误或企业信息变更,在原电子发票开具时限内可申请换开3次。此外,旅客仍可打印“行程信息提示单”作为行程参考。 健康生活相关新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更规范:10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从事网络销售的医疗器械企业展示经营主体及产品信息,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涵盖质量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培训、软硬件设备、网络销售记录和运输等重点内容,保障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医疗器械的安全。四川强化“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于10月1日起施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健康生活方式门诊,提供体重管理、慢性病预防管理等服务;明确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鼓励高原地区相关场所设置便民急救设施;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设置未成年人模式,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禁入未成年人;鼓励医疗机构为老年人设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需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其他重要新规反不正当竞争有新依据: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数字经济时代“内卷式”恶性竞争(如平台强制低价、数据侵权等)作出规定,禁止擅自使用他人新媒体账号、应用程序名称或图标等混淆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更严格:10月1日起施行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首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规定,明确储备区的划定主体及优先划入的6种耕地情形,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提供更坚实保障。伤残抚恤管理优化:新《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明确伤残证件由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统一制作,且根据年龄划分不同有效期,持证人可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申请换发,遗失需登报声明作废后申请补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