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海拔4650米的西藏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开工建设的相关介绍:项目概况 名称与地点: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万千瓦光热电站,位于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帕那镇东部约17.5千米处,场址海拔高程在4645米-4657米之间。 开工时间:2025年6月10日。 投资与规模:总投资约20.37亿元,装机容量100兆瓦,是西藏“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和西藏75万千瓦光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路线:采用先进的熔盐塔式光热技术,通过1.6万面、80万平方米的定日镜将太阳能反射至吸热塔,使熔盐升温至560℃,再通过高温熔盐进行逆流换热,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输出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建设意义 能源供应:项目所在地年日照时长超过28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6亿度,每日可实现16小时连续稳定发电,使藏北电网供电能力提升约2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电网支撑性稳定电源短缺的问题,为安多县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清洁电力。 环保效益:每年可节约标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5万吨,有助于推动西藏地区的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经济发展:电站建设期间,计划通过开展焊工、电工、定日镜安装等技能培训,带动当地农牧民实现创收约1.18亿元。电站建成后,每年可缴纳税额约0.1亿元,全寿命周期可纳税2.5亿元,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示范引领:作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塔式光热电站,该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国高海拔清洁能源开发树立新的标杆,为高寒高海拔地区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提供宝贵经验和解决方案,也将引领光热技术上下游产业链在高原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面临挑战 自然环境:电站地处超高海拔4650米的西藏弱电网区域,氧气含量不足平原60%,年平均温度零下2.8℃,高风速、严寒缺氧、超强紫外线、年度及日间气温变化大,天气变化复杂,对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设备材料的选择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电网条件:所在区域电网薄弱,稳定电源支撑不足,需要解决电力输送和并网等问题,以确保电站建成后能够稳定可靠地向电网供电。 建设与运维:高海拔地区施工难度大,运输困难,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昂,同时还需要应对高地震烈度等地质灾害风险,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团队提出了严峻挑战。解决措施 技术攻关:西藏开投集团联合国内一流企业及科研院校,创新性地开展了“弱电网下超高海拔塔式光热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聚焦超高海拔、高寒、高地震烈度、强风等复杂条件下塔式光热电站设计、施工、运维监测及安全性能提升等核心技术瓶颈,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 一体化示范应用:首次在西藏推动“长时储能光热+风电+光伏”一体化示范应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